买房后不得清静 多家装修公司来电推销让人烦

更新时间:2024-06-17

买房后不得清静

李女士在武昌友谊大道买了一套商品房,准备下半年装修。前不久,她参观了一场装修展览,给其中两家装修公司留下了电话。此后,不仅多家装修公司打来电话,询问装房子的事宜,空调商、地板商、洁具商等也纷纷来电推销,搅得她心烦。为了图清静,李女士准备把电话号码给换了。

记者采访获悉,许多市民有着与李女士类似的经历。家住汉口的荣女士告诉记者,自从她在前几年买房买车后,经常会反复接到一些保险公司、健身会所、美容机构的电话,或是推销车险,或是邀请体验、推荐办卡。面对如此热情和执著的推销,荣女士本能的有种反感。她想不通,个人信息咋就这样成了“公共资源”。

个人信息可以买卖

个人资料是如何散播的?记者采访发现,市民在买车、买房、办会员卡、银行卡时,都要填写详尽的个人信息,少有人注意商家是否承诺保守或公开其个人信息。

一知情人称,他曾在某酒店推销过贵宾卡,了解一些搜集个人信息的渠道和方法。他介绍,如今不少行业都设置了专门的“情报部门”,他们通过上网查询、人际网络,甚至是出钱购买的方式,收集所需的个人信息,发展潜在客户。

按照知情人所述,记者仅在某搜索网站上输入“个人信息”进行搜索,竟出现180万条相关信息。其中,一些网页还将个人信息分门别类,如车主资料、公寓业主资料、股民资料等等。只要购买者按照指定方式付款,就能以每条几分钱的单价买到万余条个人信息。

相关立法正在推进

湖北协立律师事务所荣川律师表示,出卖他人资料和电话等个人信息,都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,但目前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问题。

荣律师提醒,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,市民在填写各种资料时,尽量少提供有关自己隐私的内容,即便一定要填写完整资料,也要与对方约定不能外泄信息。

据悉,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启动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立法程序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课题组起草的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建议稿中,个人的手机号码、家庭住址、医药档案、职业情况等等,都在保护范围之内。如名片店私自将客户的名片留底、招聘单位乱扔应聘者的简历,医院管理不善导致病人病历泄露等,都属违法,将被追究行政责任、民事责任,甚至是刑事责任。

 

什么,装修还用自己的钱?!齐家装修分期,超低年利率3.55%起,最高可贷100万。立即申请享受优惠

以上就是装修知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买房后不得清静 多家装修公司来电推销让人烦》相关信息,希望大家喜欢。

内容版权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.